大道澄明·川流归海-- 楼观古文化的研究与利用

2018-08-16 12:15:26 djx526 107

  早些年因事去西府,途经周至时,常为官道两侧那些带有异趣的风景农舍所倾心。青青的翠竹在翻飞白鹭的稻田间隔离出一块块茅棚小院落。水涨时节,山光霞色与炊烟共同编织出南国诗情,使人不免产生出缕缕的恍惚出尘之感。

  九十年代初,旧地重走,眼前绿浪滚滚,望不到头的,竟是那些原本生于秦岭山区的猕猴桃树!就是这小小的毛毛桃,竟打造出了自己所独有的品牌,使“金周至”再不只是一个地理上的优势名词,而真正成为经济与力量上的象征。这司竹、司桃的一隅金盆宝地,充满着诗话与史话般的神奇,充满着无穷尽的创造之力。而作为世代生息于这块土地上的龙华后裔,头脑与血液中,似乎多了那么一点与众不同的特质——一种“非常道”的思维方式。

  人们如果把绿果天下第一与老子天下第一联系起来思考一下,就会顿然感悟出中国道家的对立、反向思维方式,的确是民族的创造源泉所在,是引发新生而求得发展的智慧灵府。

  因而作为道教祖庭的周至楼观台,即应当从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开发,使之真正成为举世瞩目的亮点与焦点,以延绵中国文化之根系,福荫还淳以天下,导引人类文明的脚步。

  断考,周至原名为盩厔①。盩,意为山或水盘曲的样子;厔,水流曲折的地方。盩厔即山水盘曲的地方。纵观莽莽秦岭,在终南一段夺尽天下曲美之韵,与华山、太白山遥相辉映,独秀而冠甲。古来就有“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之誉。绿水怡人,层层面面上无不沾濡着文化的灵气。它把四周的山水、人文景观统摄成一个无序而有次、错落而有致的浑然整体。置身其中,自然、历史、文化、艺术融融洽洽。玄览后的直觉,即便有了“剑舞有人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的感触。那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的深邃哲理体悟,对于一个稍有点文化意识的人来说,这时,便会成为一种极浅淡的境域体验。从来大都以为,“孔德之容,惟命是从”,是人生修养上的至境与至难;但在楼观台这一处令人怡然的生态性文化背景胜地,其情况便会成为“无意插柳柳成荫”的人生随然。

  因而,在保护与开发上,如何营造更强烈的氛围,使大化的功效在自然景观、人文景点与人工林园上成为一种气韵性的切实存在,就应当是楼观台建设者们应持的正确思路。

  对于青山绿水中那些天然性的遗存,比如古峡一线天、野牛河瀑布、旺子沟深洞、首阳山彩石、 峪②河龙潭等自然景观,尽可能避免人为的伤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必要的艺术手段,以增强景观的深度与内涵。

  森林植被景观,诸如冷杉天然林、色草坪杜鹃、光头山草甸、浅山千亩竹等,在尽可能保护原生风貌的同时,借助秦岭植物园建设之机,可有计划地科学引种、驯化一些特色优良品系,以丰富和强化其观赏功效,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建造一些修养性的别墅、馆舍,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特别对于那些集林园山水于一体,具有显著森林气象特征的景观带,比如闻仙沟等,则应因地制宜,综合采用文化、艺术及科学的手段,从观光、游乐、休闲、度假、理疗诸角度,全方位地配套以具有相当水平的服务设施,使山水悦人性、闻仙而得道的强大气场在自然与人的默契中产生出无尽的活力,从而在无为而为中,收到不期的养颐③功效。

  说经台、仰天池、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龙王庙、石楼山等人文景点,集山水灵气、文化遗存与有关传说于一身,是历史、自然与社会馈予我们的宝贵家珍。

  “五千道德言犹在,百二河山气自雄”的神韵与“几家废井生新草,一树繁花傍古坟”的情采在上面都看得很清楚。问题是,我们应在如何有效发挥其文化含量上下功夫,努力使景点人文在文明进程中发挥源泉作用。

说经台的古木、古建、古碑,上善池的书法、书意,会灵观的传说、碑记,炼丹峰的奇闻逸趣,闻仙沟的棋布仙迹,大秦寺的石塔大殿,老子墓的真人头骨,仰天池的云横翠薇、田谷遗风,无不是文学艺术、建筑科技、哲学历史等方面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只要我们潜心于经世致用的深层探索,便会有文明演进上的诸多发现。以宗圣宫为主的楼观台建筑群,诸如说经台殿阁、吕祖洞玉殿、大秦寺殿塔、仿古街楼宇、老子造像等,是景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代表着古今建筑艺术上的至高成就。元石志坚在《终南山古楼观宗圣宫之图跋》中曾誉称:“天下名宫伟观多矣,原其所起,斯楼观者,张本之地也”。这就充分表明,楼观台的古建筑对于普天下而言,具有纲举而目张的效应,自然会在淳化、敦化世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然从目前的水平与现状来看,除宗圣宫主体、老子造像本身而外,其余均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沿北环河渠而上,古朴美观的石桥下,污水泛渣、臭气难闻,一开始,就给人一种不堪忍受的抑郁。所谓的花圃苗林杂草丛生,道路两旁树木单调,宗圣宫门前,偌大的场地空空如也,只有一畦三叶草、几株古槐还能泛现出一点生机。宗圣宫内,枯死的古柏,令人十分痛心地感到了历史的遗憾。大院两侧的青瓦简楼成趣不成风,显示不出应有的文化气息。更有背后的土坯破屋,影现出农业落后惰性与现代文明的反差,给人以阵阵的隐忧。

  老子巨幅雕像下,所谓的花木点缀,缺少映衬上的文化气息,而且杂乱,见不到最起码的保护。

  一路闲览,不免感觉到了楼观台景区在园林规划上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很缺少文化上的整体思路。

  黄陵古柏天下闻,不仅在于轩辕手植株的千古永存,更在于它在千百年历史的进化过程中,衍育了满坡架岭的郁郁古柏群。古柏已成为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玄功德化、泽被于天下的道教祖庭楼观台,也有老子手植公孙树——银杏。其木虽历经千载风雨,四肢开裂,但依然生机勃勃,枝叶繁茂。它足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顽强、永生与不息的活力,而且昭示出道教于国的无比尊大。然遗憾的是,公孙的形象并没有被后来者作为一种文化人格上的象征而广为繁衍。

  于此而观,楼观台方园十余里之地,应仿黄陵、大雁塔,在必要的地方,尽可能培植以种种规格的银杏树,让银杏的身影、果实、精神在太上开教之所成为普遍的存在,从而为延伸道教文化而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方园十余里外的茫茫秦岭动植物园,也可想方设法,在更大的范围内予以驯化、扶植。景观上的特色与文化上的本征互存互补,古代圣哲老子的崇高即便成为不断绵延的形象存在。另一方面,其道学文化的博大内涵与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也在物观上得到了一定的展现。

  将传统文化置于具体语境中予以历史性的解读,这是高品位的文化在运作中与观众沟通的有效方式与终南捷径。

子在楼观台的面壁著述,关尹在神 乡的星象观测,诸朝帝王对真人的顶礼膜拜,历代名人在说经地的题咏逸趣,高道谈经论世,艺人书画抒怀,无不是道文化生态意义上的活生生素材。只要我们能以艺术的审美手法对其进行深层整理加工,然后分门别类,与景区各点有机结合,互为表里,这样,深奥的经文与鲜活的例证鱼水般存依,宗教的虔诚箴语便会融化成一种触目可感的形象话语体验。五千言的《道德经》潜在的能量直观于外显,其爆发在大化功用方面的能量就会异常的壮观。一游——一娱——一得——一为也就因此成为一种可观的现实。

  在这一方面,道学完全可以沿袭佛学的方略,积极采用音乐、美术、风光、文学、哲学等方式,使其成为解经说道的重要手段,然后把深邃的经文口语化,或哲理性的东西故事化,摄制以光碟、影视片,以充分满足当代人与历史的需要,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要。

  那些历史、文物、文字、图片以科学、艺术的手段有机结合,在景点上就会形成一个个充满文化能量与生命活力的新时空,形成人们所思归的精神家园,那时人们意象中“大道澄明,川流归海,玄音高远,华岳接天”的理想图景便会自然出现。

  当我们把一张张贮满大量信息的光碟源源不断地从星台送往海内外千人百众手中的时候,也就把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奉献给了神州与全球。

  在音乐方面,楼观台的道教音乐颇具特色,它既有中国道教音乐的清虚缥缈,也蕴含了北方音乐昂扬明快的一面。驰名三秦的“周至道情”、“集贤村鼓乐”都是楼观台道教音乐与民俗风情相融合的艺术结晶。对这一道派音乐的深邃挖掘与利用,不仅有利于道文化在多种媒体上的传播,也有利于音乐自身的发展。

  养生理念是老子道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形象表明了圣哲对人的生死所抱有的理智态度。

  从老子所作的科学总结来看,他的养生之道的主导思想是顺应自然,关键在协调阴阳,大略是虚静宁神。神不离身,身乃长健。居身不散,可返老还童。

  老子在《内丹经》中有“理心正行”之名句,实是人类调养自身的经验之谈。关于反复,老子又作了“反者道之动”的断言与总结。他认为“慎终若始,则无贩事”,“治之于未乱”,“复归于无极”,是这位圣者对生命体长治而久安的根本措施与大计。

  周至有太白山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猕猴桃又是驰誉海内外的著名特产,加之道学资源的背景支持,因而综合深度开发于养生上的系列药酒、药膳等产品,便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老子乃天下第一的著名品牌,一经市场的检验与连锁轰动效应,其效益自不可估量。

实质上,楼观台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是老子在这里玄览④了自然、历史、人文的成败兴衰现象,运用对立、反向思维方式总结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五千言道德经。老子学说的创立,小而齐家,大而治国平天下。因而历代帝王、名流高士、朝觐者不绝如缕。楼观台不仅成为中华道德文明的发祥之地,而且成为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阕孔洞。道之源,教之本,使它同黄陵、曲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支撑着龙族精神的脊梁,繁衍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正是由于如此,中国才成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的惟一孑遗⑤。特殊的历史现象与现代文明在传统相融中的快速发展,早已引起了世人瞩目。目前,海内外广泛研究东方道德文化、老子文化,已掀起了阵阵大潮。西方和东南亚诸多国家,例如美国、新加坡等,还专门成立了有关的机构。老子的政治、军事、立身处世等要略已渗入种种领域,并在国务与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再者,楼观作为道文化的张本之地,不仅有着势若飞凤的山水宝地闻仙里,有着包滀⑥玄泽、灵气浮动的园园翠竹,有着负载人文的七十八通珍贵石碑;也有着冠镇十方丛林的道教流派,有着仙哲影骨的遗存与重要宫观;它几度“道风广被,朝野钦奉”,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生生活力,使其充满十分的底气,从远古走向了现代。

  在入世后的国际大家庭里,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各类棘手的新问题,人类已从如何生存的角度,呼唤着东方道德文化的环宇广被;回归性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在社会环境与人的思想环保的迷离之地企盼着世风的淳化。东方老子的仁慈风节,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楼观台人文资源的价值在社会性质的决定下,再次成为世界文明天平上的重要砝码。

  充分挖掘、研究、利用、置换道德文化中积极的、精华的、有益于世的思想,不仅是中国文明进程中的需要,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中国道德文化同欧洲及整个世界文化相比,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历史的继承性与意识的永恒性。在新的时期,只有采用对宇宙生命的感悟,对中西文化的对比及对道德理念进行精神分析,方能含英咀华,聚精会神,贯而为一,一而应万,解玄之又玄于众妙之门,应无为而为于大治之后。中国古代圣哲们所预见的“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今天下而时行”,就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新神话。

  因而,对于楼观台来说,致用性的深入研究就成为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策略。

  如果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有识之士,能充分认识到文化在当代已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从而像法国、德国那样,加大力度,保护文化遗产,从政策、资金、服务上给以扶持,以利网罗人才,组织一流的学术团体与工作队伍,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次,提高研究水平,多出研究成果,使中国的文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下,重新闪现出熠熠光芒,为中国与世界的持久和平、稳定、发展服好务。恃道、恃德、恃法、恃信的精神内核若被社会所钦奉,去甚、去泰、去奢、去私的思想理念若为大家所接受,对立、反向、玄览、直觉的思想方式若被人们所采纳,人类文明的春秋便会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演绎,从而有效遏止腐朽精神的沙漠化进程,使生命与生存的空间充满茵茵的绿洲。古人心目中那种“经说无为民正处,何须尹喜度胡麻”的美好憧憬便不再只是一个艺术的虚拟了。

  基于道文化的广角思索,往往会使人自觉意识到,历史的某一个辉煌片段,有时候是人类生命在特殊境遇中的自然合成。

  言老子与道文化,就不能不提当时与其比肩而立的先哲尹喜。就是这么一位有补于国的伯乐式圣宰,在冥冥中遇到了知音,他们在草楼观星论道,转有序入无序,化无道为有道,从而酝酿演绎出了经天纬地的洋洋五千言。尹喜善观天象,洞察风云变幻的规律,他的见识、见解、著述对老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完美璧合,遂为道德经的建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尹喜与老子的人生轨迹,较之于马恩,只有时代的差异,没有实质的区别。

  因而,我们在楼观台的文化建设与建设文化上,就不能不充分考虑到对自然科学先驱尹喜的尊崇。

在圣迹遍布、如诗如画的闻仙沟绝妙佳境中,我们可以树立先哲的石雕像,辟馆设立天文观测台,撰文推重其在中国哲学史与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贡献。这么一来,不仅可以填补国内外天文研究上的一个空白,而且从科学的角度丰富了楼观台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当地、陕西乃至全国的青少年开辟了一个天文观测与学习的活动基地,提高了楼观台的知名度,也就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充盈了内力,增强了后劲。

  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始从奴隶制脱胎,封建图略方见端倪,人们的思想尚处于对现实逆顺的半蒙昧状态,先哲老子李耳竟博史洞生,沦肌浃髓⑦,反向玄览,从政道与仁德两个方面,对宇宙及人类的发展规律、人们应持的正确认识,作了精辟而深刻的总结。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神话。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人类智慧上的悬殊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不仅有其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也有其延展上的一致性与一贯性。

  按照历史的脉络索检下来,以物缘名,曾作为国姓的李氏家族,自古以来名家辈出,声震朝野,影响并左右着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道教禅师李耳,鼎国名相李斯,乐师名流李延年,开国皇帝李渊,贞观之治李世民,梨园肇造者李隆基,画坛圣手李思训,浪漫诗仙李太白,农民领袖李自成,药典大家李时珍,国家主席李先念,国务总理李鹏,财富人物李嘉诚……灿若浩空明星,数不胜数。如果把这些震古烁今的青史人物的资料相对集中起来,在楼观台选址辟设李氏宗族纪念馆,不啻是一件齐家、益国、济天下的上善好事。它不仅可洞开一窗,使人们从宗族、宗派、宗庙的角度,进一步了解风云、风流人物在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中的卓绝贡献,借以拉动相关的科学、艺术、思想等研究朝纵深延伸;同时,也会从一个侧面凝聚民族的向心力,增强自信力,从而有效提高楼观台在陕西、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建设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会以自身的潜在实力,充分印证现代人类基因学所研究出的新成果,为人类生命质量的不断优化,提供理论上有所突破的第一手材料。

  从环境氛围及相应效果上看,馆址设在大秦寺古塔大殿或毗邻处为宜。馆阁或改建、或改造,均要求规模与规整的自然和谐,要求古朴风格与绚彩格调的对立统一;在外观与内涵上,应尽量体现出传统与创新在“非常道”中的完善璧合特色,以能充分表现出“李家大院”应有的气度、品级与风采。

  楼观台是一处尚待开发的旅游胜地,然无论从现有的图文资料、服务设施、大体布局及社会环境方面看,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继续挖掘资源、集聚资本、优化资质、提高资格的不懈努力中,想法设法予以妥善解决。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道德经的崇尚已渐成为各国、各民族的自觉,老子的人格形象再次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道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楼观台带来了极其难得的大好机遇。

  千载一时,楼观无边风月;四海烟云,大道通行天下。艰苦挺进中,惟需我们同心同德……

  注释:

  1.盩厔:zhou zhi,山水盘曲的地方。

  2.

  峪:luo yu,地方名,在今周至东南。

  3.养颐:yang yi,同养怡,保持身心健康。

  4.玄览:深刻地观察。

  5.孑遗:jie yi,残存。

  6.滀:chu,积聚。

  7.沦肌浃髓:比喻感受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