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国画院赴呼伦贝尔草原采风圆满结束
应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之邀,在王西京院长的带领下西安中国画院一行20位画家于9月9日由西安出发,进行了为期9天的呼伦贝尔草原采风之行。本次活动,画家们驰逞神游于呼伦贝尔辽阔的草原,见证并游历在呼伦贝尔北方游猎和游牧民族发祥的根河市、额尔古纳市以及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感受着草原的广袤和草原人民的纯朴与豪迈。访问了具有“北疆明珠”之称的满洲里,参观了当地的俄罗斯艺术博物馆等具有浓郁欧式风情的人文建筑;欣赏了有着“草原明珠”之称的海拉尔的秀丽风景。其间王西京院长带领画家们慰问了守卫在祖国边疆的吉拉林哨所的全体官兵。
本次采风活动行程达3000多公里,画家们深入考察了呼伦贝尔草原的人文地理和风俗文化,收集到大量涉及风俗人情,宗教文化、社会现状等方面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第一手素材。举办了西安画院采风笔会,为当地各族人民捐献作品达200余幅。本次采风活动,促进了呼伦贝尔与西安两地的艺术交流,开拓了画家们的艺术视野,发扬了民族文化团结交融与创新的时代理念。并更加肯定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的必要性。同时呼伦贝尔市将西安中国画院确定为内蒙古创作基地。
据悉,正在筹建的呼伦贝尔美术馆在完工后,将邀请西安中国画院作为开馆第一展团,届时将会有大批反映草原文化的精品力作回报呼伦贝尔人民。
走进呼伦贝尔
——西安中国画院呼伦贝尔草原采风侧记
文/王犇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远在天边的梦想,这梦是怀旧苍茫的,英雄壮阔的:草原上奔驰的骏马,暴风雪中的玉容和龙梅,鄂伦春驯鹿人的篝火,成吉思汗与嘎达梅林的列列战旗……。这一切,都是蜗居都市的我们儿时的向往,今天看来更像是一种奢望。
一个看似偶然的约定帮西安画院的画家们实现了这一切!去年北京两会期间,王西京院长与呼伦贝尔市委的曹征海书记不期而遇,曹书记早已对王院长及他所领军的西安中国画院的艺术成就仰慕已久,于是盛情的邀请便成就了西安中国画院的金秋内蒙之行。
每年秋季的西部采风、写生是画院的优良传统,青海、西藏、新疆,画家们的见识可以说已相当宽广了,但当大队人马一抵达海拉尔,大家还是被壮阔美景与哈达美酒感动和震撼了!
总面积达一亿四千九百万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就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被誉为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这里东接黑龙江,西枕兴安岭,北连俄罗斯,南屏戈壁滩,跨四野其昌碧纵横数千里,兴安密林森列衔八荒而莽绿数十万顷”。
9月12日上午9:30许,在呼伦贝尔市委办公厅及接待办的悉心安排下,画院每人痛饮三杯上马酒,采风团出发!
“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安……” 车厢里飘荡着每个画家都会高唱的呼伦贝尔市歌,这是出发前王院长亲自教会大家的。我们首先取道大兴安岭地区采风。大兴安岭作为天然屏障,它制服了西北吹来的风沙,请进了东南飘来的雨雪,使遭到破坏的草原在大兴安岭森林的医治下,相隔一段时期又恢复了生机,一个新的游牧民族又在这里形成。几千年来,东胡丁零柔然鲜卑乌桓室韦蒙古和锡伯等民族,就这样相继出现在这里。在敖鲁古雅部落,画家们和鄂温克的酋长一起穿行在茂密的白桦林间,体会着原始与神秘的游猎生活。这个用画笔在描绘鄂温克人的直与驯鹿的曲,那个已学会用白桦树皮做成原始的速写本了!听全程陪同我们的市委赵中安秘书长介绍,现在的敖鲁古雅人已上交了祖辈流传的猎枪,封山禁猎。政府已扶持当地经济与生活方式转型,以驯鹿养殖、旅游观光为主业。王院长感慨道:多好的民族啊,在个体与集体的矛盾里,在政府的宏观规划下得到了统一,没有了差异,个体的统一成就了美丽、祥和的兴安!
路在延伸,莫尔道嘎原始森林展开胸怀拥抱着这些远道而来的艺术赤子。王院长身先士卒跳上漂流筏,清澈的河水承载着大家的思绪林间畅翔,有画家感慨道:真是地域风貌决定民族性格,你们看那笔直向上的大树躯干,不正像兴安男人刚直的品格,而这河水岂不正如兴安女性的温婉?!上岸后,面对着红豆坡那神奇的五人环抱的参天神杉,王院长带领大家合十祈祷,为我们的瑰丽河山、民族家园、为即将到来的共和国六十华诞,送上最深沉的祝愿。
“我的心爱在河岸,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歌声把我们一行带到了额尔古纳河畔,室韦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民族乡,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在农场、在面包房,有伏特加和大列巴在飘香;画家们的相机咔嚓个不停,这里太能激发灵感,太有趣:满洲里繁华得犹如小香港,中国这边海关口岸国门挺拔高大,体量是对面俄罗斯国门的十倍!金发碧眼的姑娘阿廖沙说着地道的东北话,百岁高龄的安德列老大爷请你把关东烟品尝。
经过特别允许,画家们登上中俄边境的吉卡林边防哨所极目远望,额尔古纳河把辽阔的大地一分为二,形成鲜明的对比:右边的俄罗斯境内寂聊冷清,而我们的左岸则车水马龙繁华似锦。再回想过去,距此不远的吕卡官纪念碑时刻警示着我们弱国无外交的屈辱:民国边防卡官吕瑞甫只带着十五个守军,与越境挑衅的五百多苏军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发自内心的高呼:“强大的祖国万岁”!正当大家激动之际,王院长则在哨所的一角发现了另一种感动,他招呼我们围过来看,原来在整齐排列的武器架旁,悬挂着好几个精制的镜框,里面是战士们从草原采集制作的蝴蝶标本。院长深情的说:战士们是很有审美感的,但只有祖国强大了,边关太平了,他们才会有闲暇展示出这种情趣美感,钢枪与蝴蝶,这不正是一幅完美的和谐画面?!
感动是可以传染的。入夜后,在木屋旅社的炉火旁,画家们三三两两,有的在整理照片速写,有的在交流心得,而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早已把王院长、石旭等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答谢的书画墨宝作了一张又一张,从战士,劳模到司机师傅人人有份!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笃信在一个伟大时代,必然是民族的大和谐,这是一种奉现,、一种追求,一种精神!我们只有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才能回报各族人民的厚爱。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乘着歌声的翅膀,我们向草原腹地挺进。民族是个历史概念,有着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大草原孕育了祖国大家庭中豪放而伟大的一员——蒙古族。当我们一行踏上新巴尔虎左旗——内蒙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大地时,迎面感受到的是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正是这些给了蒙古人纯洁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气,赋予了这个马背民族粗犷的性格。这里承载了这个民族用单薄的身躯在荆棘勒绊中采摘民族瑰宝的漫漫历程。
在策马驰骋草原之前,左旗的蒙族汉子金书记意味深长的先安排采风团参观了当地的知青博物馆。老照片、红宝书,窑洞、苇把子床,自制的煤油灯、苞谷馍、坎土墁、马灯、老毡筒……;时空隧道仿佛把我们带回四十年前,一群热血青年因“支边”而相聚在这里。在这块广袤土地上,他们像一颗颗壮实的种子,经历岁月,栉风沐雨,抽芽成长,繁衍成林。
很多年轻画家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纷纷啧啧称奇,想不到这偏僻的草原深处还有如此现代的博物馆,而王西京,李亚婷等老画家们则神情凝重,眼角微现淡红。
历史不是虚拟的、编造的,而是真实的,鲜活的。上山下乡的风风雨雨使广大知青磨练了意志、熔铸了精神。为今天的我们和我们的后人,留下不尽的思考和启迪。听随行的市委扬利民秘书长介绍,市委、市政府为加强文化建设,启迪后人,像这样规模的各类民族文化博物馆全呼伦贝尔市已建成有三十二座!
在赶往牧区草原的大巴上,王院长语重心长地说:“重温这段略感辛酸的岁月,宛如阅读一部厚重的历史、我们无意评价历史,毕竟那已成过去,但我们无法抹去这段记忆,因为这是一代青年最珍贵的一段生命。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你们看那些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已鬓染霜白;当年的孑然一身,如今已儿女萦怀,流逝的时光,能够苍老我们的容颜,却无论如何不能拉远我们亲如兄弟的真挚情缘。而我们作为一名党的艺术工作者,就是要表达这种历史使命感、无私奉献情操、艰苦奋斗品格,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和驱动力。无论现在与将来,这都是中华民族崛起与复兴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马头琴和蒙古长调高亢悠扬的旋律唤醒了大家对往事的沉思,呼伦湖边草原之畔是成吉思汗的故乡,新巴尔虎的哈达与美酒在为远方的游子洗尘! 蓝天苍穹,牛羊如云;毡帐星点,炊烟袅袅;度曲萦回,牧歌唱晚;篝火曼舞,敖包情月……草原盛大的迎宾狂欢开始了,这是不醉不归之夜!拍吧、画吧,定格永恒的美景;唱吧、跳吧,共庆民族的团结;歌吧、醉吧,为了更辉煌的明天……
从高山到河湾最后落脚在辽阔的大草原,难忘的八天采风之旅已接近尾声。这一路走来,画家们用相机用速写、用眼睛更用心灵,在捕捉着记录着;交流着构想着在这片大地上的收获与感动,目睹着呼伦贝尔各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上取得的卓著成就。采风团虽路途艰苦却始终精神饱满,每个人都得到了平时无法体验的珍贵经历。
面向生活,深入西部,历练铸魂是西安中国画院在艺术创作中一贯倡导和推行的宗旨。王西京院长深刻的意识到,身受黄土文化和古都历史文化双重滋养的西安中国画院,还需要通过这样的系列采风活动,给画院给画家们注入西部粗犷豪放的艺术基因与营养!
美好的约定圆满实现了。临别前,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举办了隆重的送行酒会和两地艺术家的联谊笔会。画家们用丹青彩墨答谢着一路无微不至照顾服务着我们的工作人员。据统计,这一路画家们给各民族兄弟无偿奉献作书画作品达两百余幅。王院长深情的说:“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民族团结是增强综合国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对于建设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在感慨祖国大好河山、灿烂绚丽的民族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挖掘、保护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我们的作品,以我们所拥有的艺术热情和创造力,来回报整个社会!
曹征海书记热情的表示,相信未来通过画家们的作品,能把呼伦贝尔的成就与美景更广泛的传播,为呼伦贝尔的文化建设作出更卓著的贡献。这次大家只看了金秋,还没有领略我们这的红春,绿夏和银冬呢!
于是画院与草原美好的新约定再次诞生了:一是约定画院未来再次组织采风团在不同的季节来访;二是约定明年画院二十五周年院庆大展之际,诚邀呼伦贝尔文化代表团回访西安,代表团将以最古老隆重的蒙古古乐为画院的生日祝福;三是约定呼伦贝尔美术馆落成开馆之时,首展就是《西安中国画院全国巡回展呼伦贝尔采风大展》!
在祖国酷似雄鸡的版图上,呼伦贝尔用草原的翠绿在鸡冠上鑲了块华贵剔透的“碧玉”,使这只昂首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鸡,更显健美富贵!难忘的呼伦贝尔啊,你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的心爱,我的思恋!